地名志。明末清初顾炎武撰。残一卷。炎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已著录。是书约写于作者游历京师永平府、山海关和蓟州期间(即顺治末,康熙初)。营州泛指辽水以东至朝鲜地。平州为清永平府地。炎武游永平时,“郡人以志属之,炎武未应其求”,因摭古营、平二州故实,纂为六卷。题名为《营平二州史事》。今书已佚。 《四库提要》称“此本出自惠栋红豆斋,惟载二州古地名,至五代而止。仅一卷”。可能为其六卷之一。一万六千余字。载自陶唐以来古地名,诸如碣石、孤竹、首阳山、山戎、令支、义矩等二百余个。该书当是作者随笔杂钞,失之删削。然炎武娴于地理,其所纂述多有根据。书虽残缺,但对研究上述二地历史地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地名志。明末清初顧炎武撰。殘一卷。炎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已著錄。是書約寫于作者遊曆京師永平府、山海關和薊州期間(即順治末,康熙初)。營州泛指遼水以東至朝鮮地。平州為清永平府地。炎武遊永平時,“郡人以志屬之,炎武未應其求”,因摭古營、平二州故實,纂為六卷。題名為《營平二州史事》。今書已佚。 《四庫提要》稱“此本出自惠棟紅豆齋,惟載二州古地名,至五代而止。僅一卷”。可能為其六卷之一。一萬六千餘字。載自陶唐以來古地名,諸如碣石、孤竹、首陽山、山戎、令支、義矩等二百餘個。該書當是作者随筆雜鈔,失之删削。然炎武娴于地理,其所纂述多有根據。書雖殘缺,但對研究上述二地曆史地理,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有《四庫全書》本。
地理杂志。明郑若曾撰。十一卷。若曾有《筹海图编》已著录。郑氏曾自编文集,康熙中其五世孙起泓及子定远又删汰重编为一帙。即为该书。分《万里海防图论》 二卷、 《江防图考》一卷、 《日本图纂》一卷、 《朝鲜图说》一卷、 《安南图说》一卷、 《琉球图说》一卷、 《海防一览图》一卷、 《海运全图》一卷、 《黄河图议》一卷、 《苏松浮粮议》一卷。其《海防一览图》即《万里海防图》之初稿,因详略有别,故两存之。此书惟缺若曾《江南经略》一书。全书文图总约十四万余字。为若曾襄赞胡宗宪平倭时所著。其江防、海防等资料皆为其目击。日本诸考亦皆咨访考究得其实际。其中最有价值者为《万里海防图论》,图文并茂。图分广东沿海图十幅,并广东要害论、南澳守御论七篇;福建沿海图九幅,并福洋要害论等五篇;浙江沿海图二十一幅,并浙洋守御论三篇;直隶(今江苏)沿海图八幅,并苏松海论四篇;山东沿海图十八幅,并山东预备论等四篇;辽东沿海图五幅,并辽东军饷论二篇。 《江防图说》上起四川的岷山,东至大海。并附《江源考》和《江防考》二篇。日本、朝鲜、安南(今越南)等诸图说,对研究上述诸国历史地理亦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地理雜志。明鄭若曾撰。十一卷。若曾有《籌海圖編》已著錄。鄭氏曾自編文集,康熙中其五世孫起泓及子定遠又删汰重編為一帙。即為該書。分《萬裡海防圖論》 二卷、 《江防圖考》一卷、 《日本圖纂》一卷、 《朝鮮圖說》一卷、 《安南圖說》一卷、 《琉球圖說》一卷、 《海防一覽圖》一卷、 《海運全圖》一卷、 《黃河圖議》一卷、 《蘇松浮糧議》一卷。其《海防一覽圖》即《萬裡海防圖》之初稿,因詳略有别,故兩存之。此書惟缺若曾《江南經略》一書。全書文圖總約十四萬餘字。為若曾襄贊胡宗憲平倭時所著。其江防、海防等資料皆為其目擊。日本諸考亦皆咨訪考究得其實際。其中最有價值者為《萬裡海防圖論》,圖文并茂。圖分廣東沿海圖十幅,并廣東要害論、南澳守禦論七篇;福建沿海圖九幅,并福洋要害論等五篇;浙江沿海圖二十一幅,并浙洋守禦論三篇;直隸(今江蘇)沿海圖八幅,并蘇松海論四篇;山東沿海圖十八幅,并山東預備論等四篇;遼東沿海圖五幅,并遼東軍饷論二篇。 《江防圖說》上起四川的岷山,東至大海。并附《江源考》和《江防考》二篇。日本、朝鮮、安南(今越南)等諸圖說,對研究上述諸國曆史地理亦有一定參考價值。有《四庫全書》本。
域外地理著作。清李钟珏撰。一卷。钟珏,优贡, 上海人。 光绪十三年(1887)因觅友去新加坡,以所见闻著是书。约七千二百字。对新加坡地理方位、形状、所辖、交通、开发、历史、四至、海口炮台、居民册籍,博物馆、医院、华人生活、华工、英国驻军、兵房、贸易、居民犯罪,以及地近赤道冲凉之法、南洋鸦片烟、鳄鱼伤人等情况多有记载。内容翔实,文笔通畅。对研究十世纪末新加坡开发史、 地理、经济、军事、风土民情等均有参考价值。有《灵鹣阁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域外地理著作。清李鐘珏撰。一卷。鐘珏,優貢, 上海人。 光緒十三年(1887)因覓友去新加坡,以所見聞著是書。約七千二百字。對新加坡地理方位、形狀、所轄、交通、開發、曆史、四至、海口炮台、居民冊籍,博物館、醫院、華人生活、華工、英國駐軍、兵房、貿易、居民犯罪,以及地近赤道沖涼之法、南洋鴉片煙、鳄魚傷人等情況多有記載。内容翔實,文筆通暢。對研究十世紀末新加坡開發史、 地理、經濟、軍事、風土民情等均有參考價值。有《靈鹣閣叢書》本, 《叢書集成初編》本。
(明)魏焕撰。本书共三卷,内容涉及明代九镇及其边墙,其中,不但记述了各镇的位置、保障、经略等情况,而且还提出了边备策略,是研究明代北部边防的重要史料。《巡边总论》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见第七十八册。
(明)魏煥撰。本書共三卷,内容涉及明代九鎮及其邊牆,其中,不但記述了各鎮的位置、保障、經略等情況,而且還提出了邊備策略,是研究明代北部邊防的重要史料。《巡邊總論》今收入《中國西北文獻叢書》,見第七十八冊。
中国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为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是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者和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则徐嘱托,据《四州志》及中外文献资料,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图志》50卷,共57万字,另有地图23幅,洋炮图式8页。以后他又陆续加以修订增补,1847年补充为60卷,1852年又增加到100卷,约88万字,并有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42页。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鸦片战争有关档案材料及林则徐组织集译的国外情报资料;船、炮、枪、水雷等武器制造图、西洋技艺、远镜作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关于日、地、金、木、水、火、土诸星运行秩序,日月食理论,彗星理论,空气论,地震论,地球经纬论,地球运行与四季寒暑变化理论;尤其是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人民在战败后应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补救措施,系统论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具体作法,并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大办工
中國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為湖南邵陽人,道光進士,曾任内閣中書,是中國近代維新改良思想的先驅者和愛國主義者,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則徐囑托,據《四州志》及中外文獻資料,于1842年12月編成《海國圖志》50卷,共57萬字,另有地圖23幅,洋炮圖式8頁。以後他又陸續加以修訂增補,1847年補充為60卷,1852年又增加到100卷,約88萬字,并有各種地圖75幅,西洋船炮器藝等圖式42頁。内容非常豐富:包括世界地圖及各國分地圖;世界各國的地理位置、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産礦藏、宗教信仰、風土人情、中西曆法、中西紀年對照通表;鴉片戰争有關檔案材料及林則徐組織集譯的國外情報資料;船、炮、槍、水雷等武器制造圖、西洋技藝、遠鏡作法資料、用炮測量方法及測量器具;地球形狀、運行規律,哥白尼太陽中心說關于日、地、金、木、水、火、土諸星運行秩序,日月食理論,彗星理論,空氣論,地震論,地球經緯論,地球運行與四季寒暑變化理論;尤其是總結了鴉片戰争失敗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中國人民在戰敗後應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補救措施,系統論述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及具體作法,并對嚴禁鴉片、廣開貿易,大辦工
地理总志。西汉扬雄撰。存一卷。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少游学,博览群书。历官郎、给事黄门。著有《方言》等。雄仿《虞箴》而撰此书, 简称《州箴》,早佚。清廖寅、王谟共辑十二条,附《汉官解诂》十二州文, 皆韵语。增考证十二条。依次为冀、扬、荆、青、徐、兖、 豫、雍、 益、 幽、并、交十二州,各为一箴。所考为常山、济河、海岱、淮沂、彭蠡、衡阳、岷梁、黑水、 朔方、 南越、幽、并十二地之名称、方位、建置、沿革。内容广涉汉以前十二州之地理特征、出产、贡赋、山川、城镇、历史沿革、典故、人物、史事。颇有地理资料价值。 《汉唐地理书钞》据《汉魏遗书钞》转录,有清嘉庆间刻本,1961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地理總志。西漢揚雄撰。存一卷。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少遊學,博覽群書。曆官郎、給事黃門。著有《方言》等。雄仿《虞箴》而撰此書, 簡稱《州箴》,早佚。清廖寅、王谟共輯十二條,附《漢官解诂》十二州文, 皆韻語。增考證十二條。依次為冀、揚、荊、青、徐、兖、 豫、雍、 益、 幽、并、交十二州,各為一箴。所考為常山、濟河、海岱、淮沂、彭蠡、衡陽、岷梁、黑水、 朔方、 南越、幽、并十二地之名稱、方位、建置、沿革。内容廣涉漢以前十二州之地理特征、出産、貢賦、山川、城鎮、曆史沿革、典故、人物、史事。頗有地理資料價值。 《漢唐地理書鈔》據《漢魏遺書鈔》轉錄,有清嘉慶間刻本,1961年中華書局鉛印本。
清朝顾炎武撰。时有乐安李焕章,伪称与炎武书,驳正地理十事,故炎武作是书以辨之。其论孟尝君之封於薛,及临淄之非营邱诸条,皆於地理之学有所补正。《谲觚十事》一文是顾炎武针对李焕章《与顾宁人书—辩正地理十事》而作。李焕章(1614—1688),字象先,号织斋,山东乐安人。明诸生,明亡后,隐居不出。李氏此札原文虽不可见,但顾炎武在《谲觚十事》中对原札中辩正地理的十条内容皆有引及,顾氏谓:“(李氏)所辩十事,仆所著书中有其五事,然李君亦未尝见,似道听而为之说者,而又或以仆之说为李君之说,则益以征李君之未见鄙书矣。”
清朝顧炎武撰。時有樂安李煥章,僞稱與炎武書,駁正地理十事,故炎武作是書以辨之。其論孟嘗君之封於薛,及臨淄之非營邱諸條,皆於地理之學有所補正。《谲觚十事》一文是顧炎武針對李煥章《與顧甯人書—辯正地理十事》而作。李煥章(1614—1688),字象先,号織齋,山東樂安人。明諸生,明亡後,隐居不出。李氏此劄原文雖不可見,但顧炎武在《谲觚十事》中對原劄中辯正地理的十條内容皆有引及,顧氏謂:“(李氏)所辯十事,仆所著書中有其五事,然李君亦未嘗見,似道聽而為之說者,而又或以仆之說為李君之說,則益以征李君之未見鄙書矣。”
又名《坤元录》、 《魏王地记》、 《贞观地记》。地理总志。唐李泰主修,萧德言等撰。五百五十卷。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初封魏王,后改封濮王。贞观十二年(638),为建树声誉,奏请召集著作郎萧德言等文士参预纂集。十五年(一说十六年)成书。 《序略》部分,概述历代政区地理。本于《贞观十三年大簿》所规定都督府区划和州县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老旧闻,于正文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兼记山川形势、河流沟渠、风俗物产、人物、古迹等故实,为唐宋著作,如张守节《史记正义》等多所称引。对《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诸书的编纂亦有较大影响。为研究唐前及唐代历史地理有参考价值。原书于南宋后散佚。清代先后有九种辑本,而以孙星衍《括地志辑本》八卷较为通行,收入《岱南阁丛书》、 《正觉楼丛刻》、 《槐庐丛书》。今人贺次君在孙氏辑本基础上重新搜集,排比为四卷,改正旧辑本若干错讹之处,又增补几十条,题为《括地志辑校》,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
又名《坤元錄》、 《魏王地記》、 《貞觀地記》。地理總志。唐李泰主修,蕭德言等撰。五百五十卷。泰字惠褒,太宗第四子,初封魏王,後改封濮王。貞觀十二年(638),為建樹聲譽,奏請召集著作郎蕭德言等文士參預纂集。十五年(一說十六年)成書。 《序略》部分,概述曆代政區地理。本于《貞觀十三年大簿》所規定都督府區劃和州縣建置,博采經傳地志,旁求故老舊聞,于正文詳載各政區建置沿革,兼記山川形勢、河流溝渠、風俗物産、人物、古迹等故實,為唐宋著作,如張守節《史記正義》等多所稱引。對《元和郡縣圖志》、 《太平寰宇記》諸書的編纂亦有較大影響。為研究唐前及唐代曆史地理有參考價值。原書于南宋後散佚。清代先後有九種輯本,而以孫星衍《括地志輯本》八卷較為通行,收入《岱南閣叢書》、 《正覺樓叢刻》、 《槐廬叢書》。今人賀次君在孫氏輯本基礎上重新搜集,排比為四卷,改正舊輯本若幹錯訛之處,又增補幾十條,題為《括地志輯校》,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
一卷。韩百谦撰。韩百谦,朝鲜人。是书记载了清道光时箕城(即今朝鲜平壤)田亩之制。其首载箕田图、次载箕田说。后有柳根“箕田图说”、“后语”,讦咸“书箕田图说后”,李瀷“箕田续说”等。为别下斋本。
一卷。韓百謙撰。韓百謙,朝鮮人。是書記載了清道光時箕城(即今朝鮮平壤)田畝之制。其首載箕田圖、次載箕田說。後有柳根“箕田圖說”、“後語”,讦鹹“書箕田圖說後”,李瀷“箕田續說”等。為别下齋本。
域外地理著作。佚名撰。清姚文栋译。一卷。有《云南初勘缅界记》已著录。是书首序,概述琉球位置、四至、岛数。次记北部诸岛,含大岛、加计留麻、喜界、德岛、永良部岛、舆论岛等周回及物产;又记中部二十余岛,以那霸港首里王城记载较详。末记南部官古、右垣诸岛。约四千余字。记事简括,条理清晰。对研究琉球诸岛的历史、地理、经济等有参考价值。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域外地理著作。佚名撰。清姚文棟譯。一卷。有《雲南初勘緬界記》已著錄。是書首序,概述琉球位置、四至、島數。次記北部諸島,含大島、加計留麻、喜界、德島、永良部島、輿論島等周回及物産;又記中部二十餘島,以那霸港首裡王城記載較詳。末記南部官古、右垣諸島。約四千餘字。記事簡括,條理清晰。對研究琉球諸島的曆史、地理、經濟等有參考價值。有《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
刘也东瓯士,能探郭璞书。
曰阴曰阳处,某水某丘余。
坏隧飞金雁,阴房葬玉鱼。
荒唐千古事,吾欲问何如。
劉也東瓯士,能探郭璞書。
曰陰曰陽處,某水某丘餘。
壞隧飛金雁,陰房葬玉魚。
荒唐千古事,吾欲問何如。
万里江山几废兴,览图直合拊吾膺。
三王二帝皆难问。两汉六朝何所称。
此日中原全拱北,异时深谷或为陵。
看来今古皆如梦,梦境虚无岂足凭。
萬裡江山幾廢興,覽圖直合拊吾膺。
三王二帝皆難問。兩漢六朝何所稱。
此日中原全拱北,異時深谷或為陵。
看來今古皆如夢,夢境虛無豈足憑。
昆仑宇宙一株石,拄地撑天日夜浮。
万古青山青未了,西风斜日黯凝眸。
昆侖宇宙一株石,拄地撐天日夜浮。
萬古青山青未了,西風斜日黯凝眸。
五色云光久黯然,玉函空叹失家传。喜逢剥复循环日,快读阴阳相宅篇。
上古龟龙亡秘谶,中原蛟蜃遍腥涎。抗怀欲说全球势,两运同交待十年。
五色雲光久黯然,玉函空歎失家傳。喜逢剝複循環日,快讀陰陽相宅篇。
上古龜龍亡秘谶,中原蛟蜃遍腥涎。抗懷欲說全球勢,兩運同交待十年。
桑田还变海,深谷或为陵。
物化全难料,山经果可凭。
小溪春绿绕,新树午阴层。
且了登临事,风烟拥瘦藤。
桑田還變海,深谷或為陵。
物化全難料,山經果可憑。
小溪春綠繞,新樹午陰層。
且了登臨事,風煙擁瘦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