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奉一书,开缄眼忽明。举世重干禄,所争惟利名。
谁能志名山,勋业事管城。尹君磊落人,文章拟权衡。
意专闵遗佚,蔼然有馀情。三复序例言,令我心益倾。
何时棹孤舟,握手话平生。大江鲈鱼鲙,秋风莼菜羹。
剧谈资杯酒,斗落气纵横。
有客奉一书,开缄眼忽明。举世重干禄,所争惟利名。
谁能志名山,勋业事管城。尹君磊落人,文章拟权衡。
意专闵遗佚,蔼然有馀情。三复序例言,令我心益倾。
何时棹孤舟,握手话平生。大江鲈鱼鲙,秋风莼菜羹。
剧谈资杯酒,斗落气纵横。
邓生何感激,志尚好书诗。清机发妙理,言论准宣尼。
翰墨时间作,文雅纵横飞。弥年缺相从,梦想见容辉。
自昔同寮寀,恩爱两不疑。洁身跻秘阁,携手游郊畿。
一麾乃出守,桑梓有馀辉。濡迹涉江湘,将就衡阳栖。
渺渺孤舟游,洲渚既淹时。凤凰集南岳,平生遂幽期。
岩峭岭稠叠,高高入云霓。企石挹飞泉,陵冈掇丹荑。
即事既多美,游子澹忘归。春仲尚未发,悠悠隔山陂。
今我惟困蒙,处身孤且危。顾影悽自怜,悄悄令人悲。
一心抱区区,知音世所希。块然守空堂,高窗时动扉。
仰视浮云翔,密雨如散丝。中夜抚枕叹,轩车来何迟。
倾想迟嘉音,会合何时谐。借问下车日,临路犹迟回。
春江壮风涛,渔潭雾未开。肃此尘外轸,以副饥渴怀。
邓生何感激,志尚好书诗。清机发妙理,言论准宣尼。
翰墨时间作,文雅纵横飞。弥年缺相从,梦想见容辉。
自昔同寮寀,恩爱两不疑。洁身跻秘阁,携手游郊畿。
一麾乃出守,桑梓有馀辉。濡迹涉江湘,将就衡阳栖。
渺渺孤舟游,洲渚既淹时。凤凰集南岳,平生遂幽期。
岩峭岭稠叠,高高入云霓。企石挹飞泉,陵冈掇丹荑。
即事既多美,游子澹忘归。春仲尚未发,悠悠隔山陂。
今我惟困蒙,处身孤且危。顾影悽自怜,悄悄令人悲。
一心抱区区,知音世所希。块然守空堂,高窗时动扉。
仰视浮云翔,密雨如散丝。中夜抚枕叹,轩车来何迟。
倾想迟嘉音,会合何时谐。借问下车日,临路犹迟回。
春江壮风涛,渔潭雾未开。肃此尘外轸,以副饥渴怀。
文采江东未寂寥,遗墟重过感蒿萧。角巾锦带人千古,蔓草寒烟话六朝。
枯干至今留碧巘,高楼犹忆访红桥。湘东万卷空灰烬,凭吊无端首重搔。
汊雁归南国,传书下皖城。老敦彭泽节,少计仲宣名。
柏叶怜芳气,梅花问落英。空居选楼上,独夜寤昭明。
春风将柳色,骀荡入西楼。游子搴帘望,婉如娈女愁。
杂花开陌树,归雁隔河洲。京国浮云外,长江日夜流。
坡公直是讥无用,杜老频闻劝熟精。省识宋唐分界处,文章风尚与时更。
县圃风流翰墨场,客心凭吊剧苍凉。掞文已撷江山丽,主器应扶社稷长。
委巷年深尘刹暗,虚檐昼掩草庭荒。不知慧业归天上,可得神游近戴匡。
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正廑殷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
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云绕郊宫华似盖,月依辇路碧如轮。
儒臣履舄联双佩,卫士兜鍪挽六钧。气肃牲牷登豆列,光浮玉帛鼓钟陈。
釐樽馨馥初将酒,燎火辉煌不尽薪。煖入管灰宵动玉,漏催宫箭晚传银。
紫烟轻拂仙韶远,黄道重旋御仗新。肃驾凫趋环左掖,庆成嵩祝彻中宸。
忭欢自叶迎阳义,抟捖知回造物仁。九塞无虞烽尽息,万年有道福长臻。
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正廑殷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
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云绕郊宫华似盖,月依辇路碧如轮。
儒臣履舄联双佩,卫士兜鍪挽六钧。气肃牲牷登豆列,光浮玉帛鼓钟陈。
釐樽馨馥初将酒,燎火辉煌不尽薪。煖入管灰宵动玉,漏催宫箭晚传银。
紫烟轻拂仙韶远,黄道重旋御仗新。肃驾凫趋环左掖,庆成嵩祝彻中宸。
忭欢自叶迎阳义,抟捖知回造物仁。九塞无虞烽尽息,万年有道福长臻。
前日来看此众芳,科头相对笑声长。联床衷曲成新梦,去国身轻忆旧装。
千古勋名关道义,几人点检愧行藏。閒花真是无情物,争向春风弄晚香。
佳雏文彩绚朝晖,老凤云霄已倦飞。当宁有思高士去,旧山无恙主人归。
使车光映行边月,小涧春香梦里薇。却忆扶筇寻乐处,回头深愧此朝衣。
王子昔把青州麾,牙旗甲帐争光辉。与君快饮垂一月,女郎山头云不飞。
仓皇家难挂冠去,依旧江南一布衣。世情反覆东流水,选部门前亦如此。
车马新年罗鸟雀,荆榛旧日皆桃李。惟有邺侯三万编,青藜荧荧夜欲燃。
主人倦读命所狎,弹棋陆博欢相先。小舞安花砑光帽,长吟就草菖蒲笺。
报君此时头欲白,男儿读书饮酒差足适。中山垆头千日眠,不然老作君家记室死亦得。
王子昔把青州麾,牙旗甲帐争光辉。与君快饮垂一月,女郎山头云不飞。
仓皇家难挂冠去,依旧江南一布衣。世情反覆东流水,选部门前亦如此。
车马新年罗鸟雀,荆榛旧日皆桃李。惟有邺侯三万编,青藜荧荧夜欲燃。
主人倦读命所狎,弹棋陆博欢相先。小舞安花砑光帽,长吟就草菖蒲笺。
报君此时头欲白,男儿读书饮酒差足适。中山垆头千日眠,不然老作君家记室死亦得。
曾辞藻鉴卧烟霞,桃李青春尚自花。四海衣冠新启事,百年书卷旧生涯。
歌风乍许吴人识,和雪谁将郢调誇。闻道里中多载酒,倘容玄草付侯芭。
一从屈原离骚赋,便至杜甫短长吟。
千载中间多作者,谁於海岳算高深。
甲乙丹黄费匠工,六经而外倡宗风。后来士引星辰上,断墨残毫具有功。
太子斯文拓手编,六朝支派便釐然。先从紫府评经卷,来就青山敞法筵。
竹简千秋名士墨,琼楼百尺夕阳烟。拟同僧證循环理,却喜东升月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