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东渚
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
咏归桥
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
船斋
考盘虽在陆,滉漾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
丽泽堂
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
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祗自知。
书楼
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
山斋
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
蒙轩
先生湖海姿,蒙养今自閟。铭坐仰先贤,点画存彖系。
石
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
卷云亭
西山云气深,徙倚一舒 。浩荡忽搴开,为君展遐眺。
柳堤
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吟罢天津句, 风拂面凉。
月榭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
濯清
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
西屿
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
淙琤谷
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倚杖忽琮琤,竹深无觅处。
听雨舫
彩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
梅堤
仙人冰雪姿,贞秀绝伦拟。驿使讵知闻,寻香问烟水。
采菱舟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
南阜
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暮岑。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东渚
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
咏归桥
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
船斋
考盘虽在陆,滉漾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
丽泽堂
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
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祗自知。
书楼
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
山斋
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
蒙轩
先生湖海姿,蒙养今自閟。铭坐仰先贤,点画存彖系。
石
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
卷云亭
西山云气深,徙倚一舒 。浩荡忽搴开,为君展遐眺。
柳堤
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吟罢天津句, 风拂面凉。
月榭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
濯清
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
西屿
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
淙琤谷
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倚杖忽琮琤,竹深无觅处。
听雨舫
彩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
梅堤
仙人冰雪姿,贞秀绝伦拟。驿使讵知闻,寻香问烟水。
采菱舟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
南阜
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暮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山中绿玉树,萧洒向秋深。小阁芬微度,书帷气欲侵。
披怀清露晓,遇赏夕岚阴。珍重王孙意,天涯泪满襟。
岐路方南北,师门数仞高。一言资善诱,十载笑徒劳。
斩板今来此,怀经痛所遭。有疑无与析,挥泪首频搔。
孤鹤悲秋晚,凌风绝太清。一为栖苑客,空有叫群声。
夭矫千年质,飘飖万里情。九皋无枉路,从遣碧云生。
裸裎相向但悠悠,信道乾坤日夜浮。此去安心知有法,向来示病不难瘳。
优游静室闲窗底,放浪东阡南陌头。万事何由到怀抱,夕阳芳草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