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罗贯中

元杂剧剧本。简名《龙虎风云会》或《风云会》。罗本(即罗贯中)撰。末本。本剧据《宋史·太祖本纪》、《赵普传》及民间传说编撰而成。叙后周世宗时,四方战乱不息,于是命马步亲军指挥使石守信招募智勇之士。守信部将王全斌荐赵匡胤,守信遣部将潘美前往征聘。匡胤和朋友赵普、郑恩、曹彬等在外闲行,遇卜者苗光裔。苗谓匡胤有帝王之相,其他诸人亦为一方诸侯。适潘美来聘、匡胤随之入朝。经守信保举,周世宗委任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有《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影印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本,又有《元曲选外编》排印本。

()

梁山五虎大劫牢 佚名

元明间杂剧剧本。简名《大劫牢》。不著撰者姓名。末本。剧演梁山泊头领宋江探知滦州韩伯龙是条好汉,便遣李应下山招其入伙。李应到滦州后身染重病,因乏店钱,被店小二逐出,倒地待毙。值韩伯龙楼上赏雪,见后救至家中。伯龙见李应聪明英武,便与其结为兄弟。宋江半年不见李应回转,恐有闪失,又遣鲁智深、武松、刘唐、阮小五等4人下山接应。4人暗见李应,共商计策。伯龙清明节踏青赏春,鲁智深等来寻衅,诱至僻静处,将其擒拿。李应在家放火烧房,绝其后路。伯龙上山,仍恋家中妻儿,请求放归。官军以伯龙勾结梁山强人,将其全家下狱。宋江得信后再遣李应、鲁智深等5人下山劫牢,救出其全家,复上梁山。此剧基本内容不见于长篇小说《水浒传》,但与《水浒传》中争取卢俊义上山情节相类,疑卢俊义事即据此敷演而成。本剧共5折,异于杂剧常格。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

中山狼 康海

明代杂剧,全名《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康海作。康海之师马中锡曾写过传奇小说《中山狼传》(一说为宋代谢良所作),康海之同学王九思写有《中山狼院本》(一折),情节均大致相近。但以康海之杂剧写得最好,影响也比较大。剧情略谓:战国晋赵简子猎干中山,一狼带箭而逃。墨者东郭先生见狼哀求,出于兼爱之心,将狼藏入书袋中以瞒过赵简子。但事后,狼却要拿东郭先生充饥。东郭先生无奈,求问“三老”。老杏、老㹀都说狼应该吃他。最后问到藜杖老人,老人设计骗中山狼重新钻入书袋,并命东郭先生用剑将狼刺死。剧本成功地塑造了以忘恩负义著称的中山狼形象。当它面临危机、身陷绝境之时,摇尾乞怜,低声下气,说尽了好话。一旦危险过去,就露出残忍面目,要吃掉自己的救命恩人,并反诬恩人“欺心”,要“谋害”它,“把恩情反成仇敌”。从而曲折地对封建社会作了鞭笞,对尔虞我诈、忘恩负义、反目成仇、恩将仇报的不道德行径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这种道德上的背信弃义最能激起人们的义愤。此后,“中山狼”就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

鸳鸯梦 叶小纨

叶小纨撰。《重订曲海目》及《今乐考证》著录。《曲考》、《曲目表》、《曲录》亦著录,但均误为叶小鸾撰。叶小纨(1613—1657),字蕙绸。江苏吴江县人。工部郎中叶绍袁次女。为著名戏曲理论家及戏曲作家沈璟之孙沈永祯之妻。34岁而寡。善制曲。诗极多,晚年汰存二十之一,名《存馀草》。情词黯淡,过于姐妹二人。此剧作于明崇祯九年(1636)前后,凡4折1楔子。题目正名曰: “三仙子吟赏凤凰台,吕真人点破鸳鸯梦”。

()

牡丹亭 汤显祖

杂剧。全称《牡丹还魂记》。汤显祖作。又称《还魂记》、《还魂梦》、《牡丹亭梦》。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一日去花园游玩,疲倦小睡,梦见书生柳梦梅,醒后思念成疾,自画小像,忧郁而死,葬于梅下。后果有一名柳梦梅者来此,梦中见杜丽娘,得知使丽娘复活的方法,遂开墓穴,二人成为夫妇,同去临安,最后一家欢聚。这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封建制度下青年对于自由、幸福、爱情的大胆追求,歌颂了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剧中对杜丽娘的刻画十分成功,她是继崔莺莺之后又一个动人的妇女的艺术形象。作品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现主题,构思奇特,以“梦而死”、“死而生”来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曲词如诗,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其词不受格律约束,服从于主题和人物情感的需要。作者自己说: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人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顾曲杂言》)

()

龙济山野猿听经 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猿听经》。无名氏撰。四折一楔子,末本。剧演龙济山玄猿因慕修公禅师道行高深,生活恬淡,便化作“自幼习儒,争奈家业凋零,功名未遂”的樵夫试探听经。后又趁寺中无人之际,显出原形,进寺读经。被修公派遣的山神驱赶后,复又变为曾作端州巡官,而妻子俱死在“瘴乡恶土”的秀士前来问经。“一言大悟,坐化身亡”,被西天阿罗汉接引,得升天界,遂成正果。此剧虽演唐代故事,实则是表达出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平心情的作品。

()

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玩江亭》。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金童玉女思凡,下界为牛璘、赵江梅夫妇。牛璘为赵江梅临江建一亭,名为“玩江亭”。赵江梅生辰时,两人在亭上饮酒作乐。铁拐李奉东华君之命前往点化,劝牛璘随他出家。牛璘初不肯,后经铁拐李显出神通方省悟,随铁拐李去修道。赵江梅前往牛璘修道的庵中寻找,劝牛璘还家。牛璘奉铁拐李之命送赵江梅回家,在梦中点化赵江梅,于是两人皆成仙。在脉望馆抄本中原有杂剧《赵江梅诗酒玩江亭》,题为戴善甫作,今已佚,有人认为与此剧实为一本。但戴善甫另有《柳耆卿诗酒玩江楼》杂剧,一般认为戴作只是《玩江楼》,后人不查,与《玩江亭》相混,误题为戴善甫作。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冯玉兰》。旦本。撰人姓名不详。剧写太守冯鸾携家赴泉州上任,乘船夜泊黄芦荡,遇巡江官屠世雄杀冯鸾,抢走其妻,仅其女冯玉兰藏在舵底幸免于难,随空舟飘荡。时都御史金圭巡抚江南,听见哭泣声,将冯玉兰接到自己船上,并于冯家船上拾得一把刀。次日,金圭船泊清江浦,众巡官来参见。金圭见屠世雄可疑,令人清查其兵器,得一刀鞘,与冯玉兰船上所得杀人刀正好相合。屠世雄仍不服,金圭便令冯玉兰至屠世雄船侧呼其母,冯妻果出,与冯玉兰相抱而哭。人证确凿,屠世雄被定罪。剧本所叙与宋人《摭青杂说》所载徐倅事略同。今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

闺怨佳人拜月亭 关汉卿

元杂剧剧本。简名《拜月亭》。4折加楔子。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莲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

()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佚名

元杂剧剧本。一作《大妇小妇还牢末》。简名《还牢末》。无名氏撰;一作李致远撰。末,谓剧本主角为正末。叙梁山泊头领宋江遣李逵下山至东平府招降五衙都首领刘唐、史进。不料李逵路见不平,将人打死,拘至府衙。本是死罪,六案都孔目李荣祖改案为误伤发配。李逵感恩,至荣祖家致谢,道出真实姓名,并将所佩金环遗荣祖。荣祖使小妇萧娥保存。大妇谓恐有不妥。萧娥原与本府令史赵某有私,又怒大妇之语,以金环为证告荣祖私通贼人。荣祖被拿问。萧娥知荣祖与刘唐有隙,教刘唐吊死荣祖,弃之荒郊。风吹雨浇,荣祖又活。被萧娥发现,使刘唐背之还牢。宋江差阮小五持书下山,再次招降刘唐、史进,3人劫狱救出荣祖。正欲还山,与下山搭救荣祖的李逵相遇。乃共擒赵令史、萧娥,同归山寨。作为元代“水浒戏”之一,此剧虽演《水浒》故事,但情节皆为长篇小说《水浒传》所无。现存主要版本有:《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钞校本,《元曲选》本。

()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谢金吾》。无名氏撰。旦本。剧写北宋枢密王钦若私通辽邦,为陷害镇守三关的杨景,派女婿谢金吾拆毁杨家清风无佞楼,并伤及佘太君。杨景闻讯偕焦赞私下三关,回家探母,因而中了王钦若奸计,为其所执。焦赞夜入谢府,杀害了他全家。宋真宗遂判处杨景、焦赞死刑。正在绑赴法场之际,被杨景岳母长皇姑所救,同时孟良在三关截获辽邦给王钦若谋反的密信,奏明皇帝,事实才真象大白。王钦若被处死,加封了杨景和焦赞,重建了清风楼。此剧歌颂了忠良,痛斥了奸佞,戏剧矛盾突出,情节曲折动人,人物性格鲜明,声貌各异,很适合舞台演出。

()

雁门关存孝打虎 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存孝打虎》。撰人姓名不详(一说为元人陈以仁撰)。末本。剧写唐末沙陀李克用应唐朝皇帝之命带兵去抵御黄巢,行至雁门关,梦见被飞虎所咬。周德威为其圆梦,说李克用将遇应梦将军。李克用行围射猎,遇见为邓大户牧羊的安敬思独力打死猛虎,李克用收为义子,改名李存孝。李存孝战败黄巢部下大将,又乘胜攻入长安,杀败黄巢之弟黄圭。此剧第三折有〔古竹马〕2曲,与《太和正音谱》所载陈以仁《十八骑误入长安》相同,有人疑此剧即《误入长安》。但一般认为,两者不是一本。另,脉望馆抄本有《飞虎峪存孝打虎》杂剧,情节、曲词与此剧略同。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佚名

本剧简名《百花亭》。四折一楔子,末本。情节出南宋黄可道《风流王焕贺怜怜》戏文及宋话本《洛京王焕》。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合,遂往贺家游宴,与怜怜约为夫妻。半载囊空。会西延边将高邈来洛办军需,欲娶怜怜为妾,鸨母遂逐焕,嫁怜怜于高。怜怜暗与焕私会,赠以路资,劝往西延立功。焕投经略种师道,以军功授西凉节度使。高因娶妾擅用公款致军需缺额,师道拘而询问得实,遂办高之罪,并断怜怜归焕。

()

两军师隔江斗智 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隔江斗智》。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三国赤壁之战以后,荆襄九郡力刘备所得,详。剧写三国赤壁之战以后,荆襄九郡力刘备所得,孙权与刘备反目成仇。周瑜为夺回荆州,乃以孙刘结亲为名,拟乘送小姐孙安成亲之机,派兵夺回荆州。诸葛亮识破周瑜此计,着张飞挡回周瑜所遣诸将。一计不成,周又生一计,拟在刘备送夫人回门时强索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派张飞过江把刘备安全接回。

()

罗李郎大闹相国寺 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罗李郎》或《相国寺》。无名氏作。剧述罗李郎的友人苏文顺、孟仓士上京赶考,罗资以路费。苏、孟以幼子幼女寄养罗李郎处。20年后,由罗李郎作主,苏、孟儿女汤哥、定奴婚配成家,生子受春。汤哥整日酗酒狎妓生事,又从仆人侯兴口中打听出自己的生父在朝中作官,遂离家出走,进京寻父。罗李郎闻讯,命侯兴追回汤哥。侯兴赶上后,却更加调唆,并“资助”汤哥假银。侯兴回家,谎告汤哥已死。又趁罗李郎病倒,拐走定奴、受春。罗李郎病愈,亲自出外寻访汤哥下落。时汤哥使用假银,触犯刑律,被判在相国寺拘役。罗李郎与汤哥相会,出钱为汤哥买下“甲头”之职。苏文顺做官后,罚打新买的小厮受春;汤哥遇受春,也被吊打。适罗李郎路过,与苏文顺相认,救下汤哥、受春,并与孟仓士相会。遂捉盗贼侯兴,寻回定奴。苏、孟两家遂得团圆。2家共奉罗李郎养老。本剧《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著录。现存版本有《元曲选》本、《古名家杂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