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傳

张衡传朗读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遊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谏。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将軍鄧骘奇其才,累召不應。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è)人也。衡少善屬文,遊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谏。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将軍鄧骘奇其才,累召不應。

  順帝初,再轉,複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辄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複還。

  陽嘉元年,複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隐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征。後數日驿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

譯文

  張衡,字平子,是南陽郡西鄂縣人。張衡年輕時就擅長寫文章,曾到“三輔”一帶遊學,趁機進了洛陽,在太學學習,于是通曉五經,貫通六藝,雖然才華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驕傲自大。(他)平時舉止從容,态度平靜,不喜歡與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間,他被推舉為孝廉,卻不應薦,屢次被公府征召,都沒有就任。此時社會長期太平無事,從王公貴族到一般官吏,沒有不過度奢侈的。張衡于是摹仿班固的《兩都賦》寫了《二京賦》,用它來(向朝廷)諷喻規勸。(這篇賦,他)精心構思潤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軍鄧骘認為他的才能出衆,屢次征召他,他也不去應召。

  張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氣象和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漢安帝常聽說他擅長術數方面的學問,命公車特地征召他,任命他為郎中。兩次遷升為太史令。于是,張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陰陽之學(包括天文氣象曆法諸種學問),精辟地研究出測天文儀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渾天儀,著成《靈憲》《算罔論》等書籍,論述極其詳盡。

  (漢)順帝初年,(張衡)又兩次轉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職。張衡不趨附當時的那些達官顯貴,他所擔任的官職,總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從太史令上離任後,過了五年,又回到這裡。

  順帝陽嘉元年,張衡又制造了候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是用純銅鑄造的,直徑有尺,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樣子像個大酒樽。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銅柱,銅柱的周圍伸出八條滑道,還裝置着樞紐,用來撥動機件。外面有八條龍。龍口各含一枚銅丸,龍頭下面各有一個蛤蟆,張着嘴巴,準備接住龍口吐出的銅丸。儀器的樞紐和機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儀器中,覆蓋嚴密得沒有一點縫隙。如果發生地震,儀器外面的龍就震動起來,機關發動,龍口吐出銅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銅丸震擊的聲音清脆響亮,守候機器的人因此得知發生地震的消息。地震發生時隻有一條龍的機關發動,另外七個龍頭絲毫不動。按照震動的龍頭所指的方向去尋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實際發生的地震來檢驗儀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靈驗如神。從古籍的記載中,還看不到曾有這樣的儀器。有一次,一條龍的機關發動了,可是洛陽并沒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學者都奇怪它這次沒有應驗。幾天後,驿站上傳送文書的人來了,證明果然在隴西地區發生地震,大家這才都歎服地動儀的絕妙。從此以後,朝廷就責成史官根據地動儀記載每次地震發生的方位。

  當時政治昏暗,中央權力向下轉移,張衡于是給皇帝上書陳述這些事。後來被升為侍中,皇帝讓他進皇宮,在皇帝左右,對國家的政事提意見。皇帝曾經向張衡問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誰。宦官害怕張衡說出他們,都給他使眼色,張衡于是沒對皇帝說實話。但那些宦黨終究害怕張衡成為禍患,于是一起诋毀他。張衡常常思謀自身安全的事,認為福禍相因,幽深微妙,難以看清,于是寫了《思玄賦》表達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漢順帝)永和初年,張衡調離京城,擔任河間王的相。當時河間王驕橫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戶,豪門大戶他們一起胡作非為。張衡上任之後治理嚴厲,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黨的姓名,一下子同時逮捕,拘押起來,于是上下敬畏恭順,稱贊政事處理得好。(張衡)在河間相位上任職三年,給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朝廷任命他為尚書。張衡活了六十二歲,于永和四年去世。

注釋

節選自《後漢書·張衡傳》(中華書局版)。範晔(-),字蔚宗,南朝宋順陽(在今河南淅川東)人,曆史學家。

南洋西鄂:南陽郡的西鄂縣,在今河南南陽。

屬(zhǔ)文:寫文章。屬,連綴。

遊于三輔:在三輔一帶遊學。遊,遊曆,遊學,指考察學習。

京師:指東漢首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西漢武帝開始設立。

遂:于是。

通:通曉,全面透徹地理解。

貫:貫通,與“通,為近義詞。

五經:漢武帝時将《詩》《書》《禮》《易》《春秋》定名為“五經”。

六藝:指禮樂射禦書數六種學問和技藝。

高于世:比世上的人高明。于:比。

驕尚之情:驕傲自大的情緒。尚:矜誇自大。

從容:從容穩重,不急躁。淡靜:恬淡甯靜,不追慕名利。

永元中,舉孝廉不行:永元:東漢和帝劉肇的年号(公元年-年)。

連辟公府不就:連,屢次。辟,(被)召請(去做官)。公府,三公的官署。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不就:不去就職。以上幾句的主語“衡”,承前省略。

時天下承平日久:時,當時。承平,太平,指國家持續地太平安定。日久,時間長。

王侯:封王封侯的大官貴族。

莫:無指代詞,表示“沒有誰”的意思。

逾侈:過度奢侈。

乃:于是,就。

拟:模仿。

班固(-):字孟堅,東漢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

《兩都》:指《兩都賦》,分《西都賦》《東都賦》。

《二京賦》:指《西京賦》《東京賦》。

因:介詞,通過。後省賓語“之”。

以:連詞。

諷谏:用委婉的語言進行規勸而不直言其事。

精思傅會:精心創作的意思。

乃:才。

鄧骘(zhi):東漢和帝鄧皇後的哥哥,立安帝,以大将軍的身份輔佐安帝管理政事。

奇其才:認為他的才能出衆。奇,認為……奇,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奇:奇特,少有的。

累召:多次召請。應:接受。

機巧:設計制造機械的技藝。巧,技巧技藝。

緻思:極力鑽研。緻,極,盡。

陰陽:指日月運行規律。

曆算:指推算年月日和節氣。

于:對于。于……:介賓短語後置,譯時提前作狀語。

雅聞:常聽說。雅,副詞,素來,常。術學:關于術數方面的學問,指天文曆算等。

公車:漢代官署名稱,設公車令。

特征:對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為的與平常的鄉舉裡選相區别,故稱特征。

拜:任命,授給官職。

郎中:官名。

再遷:再,兩次。遷,調動官職。

太史令:東漢時掌管天文曆數的官,與西漢以前掌管天象曆法兼有修史之責的太史令職責不完全相同。

遂乃:于是就。

研核:研究考驗。

陰陽:哲學名詞,指兩種對立的事物,如日月,寒暑等,這裡指天象曆算。

妙盡:精妙地研究透了。

璇玑:玉飾的測天儀器。

正:道理。

渾天儀:一種用來表示天象的儀器,類似的天球儀。

《靈憲》:一部曆法書。

《算罔》:一部算術書。

詳明:詳悉明确。

再轉:兩次調動官職。第一次由太史令調任公車司馬令,第二次由公車司馬令又調任太史令。

複:又。

當世,指權臣大官。

辄:常常,總是。

積年:多年。徙:指調動官職。

自去史職,五載複還:自;自從,表時間。

陽嘉:東漢順帝劉保的年号(公元--)。

候風地動儀:測驗地震的儀器。據竺可桢考證,這是兩種儀器,一是測驗風向的候風儀,一是測驗地震的地動儀。

以:用。

員徑八尺:員徑:圓的直徑。員,通“圓”。

合蓋隆起: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隆,高。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

飾:裝飾。“飾”後省賓語“之”,“之”代候風地動儀。

以:用。據有人研究,候風地動儀外部八方書寫不同的篆文以表明方位,腳部裝飾山形,東南西北分别繪畫代表四方的龍朱雀虎玄武(龜蛇)。

都柱:大銅柱。都,大。“都柱”就是地動儀中心的震擺,它是一根上大下小的柱子,哪個方向發生地震,柱子便倒向哪邊。傍,同“旁”,旁邊。

施關發機:設置關鍵(用來)拔動機件,意思是每組杠杆都裝上關鍵,關鍵可以撥動機件(指下句所說的“龍”)。

外有八龍,首銜銅丸:龍,指龍形的機件。首,頭。

下有蟾蜍(chánchú),張口承之:下,指龍首下面。蟾

牙機巧制: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

尊中:酒樽形的儀器裡面。

覆蓋周密無際:指儀器蓋子與樽形儀器相接處沒有縫隙。

如有地動,尊則振龍:地動,地震。則,就。振,振動。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機發:機件撥動。

而:順承連詞,不必譯出。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激揚,這裡指聲音響亮。伺者,守候觀察候風地動儀的人。

發機:撥動了機件。

七首:指其餘七龍之首。龍首,互文,都指龍首。

驗之以事,即以事驗之:驗,檢驗,驗證。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自,在,可譯為“在……中”。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征:嘗,曾經,曾有一次。而,可是。

驿:驿使,古時驿站上傳遞文書的人。

至:指來到京師。

果:果然。

隴西:漢朝郡名,在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隴西縣一帶。“隴西”前省介詞“于”(在)。

于是皆服其妙:其,它,代候風地動儀。妙,巧妙,神奇。

乃:便。

地動:地震。

所從方起:從哪個方位發生。

時:當時。損:腐敗。因:于是。

遷:升遷。

帷幄:指帝王。天子居處必設帷幄,故稱。

諷議:諷谏議論;婉轉地發表議論。

左右:身邊。

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嘗,曾經。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

目之:給他遞眼色。目:名詞活用為動詞。

詭對:不用實話對答。

閹豎:對宦官的蔑稱。

讒:毀謗。

圖身之事:圖謀自身安全的事。

吉兇倚伏:禍福相因。出《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幽微難明:幽深微妙,難以看清。

宣寄情志:表達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永和:也是東漢順帝的年号(公元-)。

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時,當時。國王,即河間王劉政。典憲,制度法令。

豪右:豪族大戶,指權勢盛大的家族。

不軌:指行動越出常軌的事,即違反法紀的事。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下車:官員初到任。治威嚴,樹立威信。治,整治。整法度,整頓法紀制度。

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陰知,暗中察知。

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肅然,這裡是敬畏恭順不敢為非做歹的意思。

視事三年,上書乞骸(hái)骨:視事,這裡指官員到職工作。乞骸骨, 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的一種說法。

尚書,官名,不同朝代的尚書職權不一樣,東漢時是在宮廷中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zú)。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