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朗读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

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

長船倚雲泊,石鏡秋涼夜。

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

别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裡别,持我易鬥粟。

南雲北雲空脈斷,靈台經絡懸春線。

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饑兒夢中見。

維爾之昆二十馀,年來持鏡頗有須。

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

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幹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

譯文

在洛陽郊外送别小弟,卻沒有俎豆陳列,慚愧啊,乘着瘦骨嶙峋的老馬。

當小弟經過廬山的香爐峰時,你孤單的身影,将會落到鄱陽湖水面之下。

你一路前行,長船倚雲而停泊在石鏡峰,在秋涼之夜四顧凄迷,倍感孤寂。

你值此情境,怎麼可能不引起思鄉的情緒,而又無處傾訴,隻能對月悲啼。

小弟上馬将遠行,送别在柳下,官街上的槐葉才如兔眼兒大。

想的是借千裡送别去謀生,換取升鬥之糧糊口養家。

彼此像南北流走互不相見的浮雲,心頭和全身卻像挂着線兒相牽引。

茅屋前樹影轉動,月光滿床難入睡,為小弟擔憂,夢見江西饑民亂紛紛。

你長兄我今年已經二十歲挂零,近來持鏡自照,隻見臉上胡須生。

離家三年仍是這般清苦貧窮,謀職于京都,到頭來一事無成。

村邊荒溝裡積着死水,寒光如刀,庭院南頭那棵老柳已生出蛀蟲。

遠在江邊異鄉的小弟真叫人憐念,郊野晚風悲鳴,更增加牽挂之情。

注釋

勉愛:勉勵其自愛。小季:小弟。

俎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此指餞行的菜肴。

廄(jiù):馬棚。

小雁:喻季弟。爐峰:廬山香爐峰的省稱。

楚水:古楚地的江河湖澤。此處指鄱陽湖。

嗚啞:悲歎。

官槐:長安官街,夾道植槐柳。兔目:《續博物志》:“槐葉之生,入春季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 ,更旬而始規,三旬而葉成。”

“欲将”二句:言千裡以身事人,不過為鬥粟也。持我,一作“持此”。

南雲北雲:謂二人一南一北也。

靈台經絡:猶心中情緒也。靈台,心也,語出《莊子》。此句或謂兄弟一南一北,家母思兒也。

下國:京師以外之地。

昆:兄也。此長吉自謂,而與其季言之。

索米:領取俸祿也。《東方朔傳》:“無令但索長安米。”注雲:“索,盡也。”

拱柳:合抱之柳。蛴(qí)螬(cáo):《爾雅》雲:“蛴螬有六名,在木中者,名蝤蛴。”《化書》雲: “燥濕相育,不母而生蝤蛴。”

幼客:遊子年幼也。

晚吹:晚之吹角。一說晚風。

參考資料:

1、闵澤平.李賀全集彙校彙注彙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275-278

2、吳企明 編選.李賀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7-130

3、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