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行

悲歌行朗读

悲來乎,悲來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

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

君有數鬥酒,我有三尺琴。

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

悲來乎,悲來乎。

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

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

悲來乎,悲來乎。

鳳凰不至河無圖,微子去之箕子奴。

漢帝不憶李将軍,楚王放卻屈大夫。

悲來乎,悲來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虛名撥向身之外。

範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劍是一夫用,書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幹萬乘,蔔式未必窮一經。

還須黑頭取方伯,莫謾白首為儒生。

()

譯文

悲來了,悲來了!主人有酒先不要斟,聽我唱一曲《悲來吟》。悲來了不悲也不笑,天下有誰知我的心?您有數鬥酒,我有一張三尺琴。彈琴飲酒的樂處兩相得到,一杯酒下肚不亞于得到千兩金。

悲來了,悲來了!天年雖然長,地年雖然久,金玉滿堂人也不可能長守。縱然富貴百年又怎樣,一生一死人人都會有。免不了月下孤猿坐墳啼,如此說還應再盡一杯酒。

悲來了,悲來了!鳳鳥不來,河不出圖,國運将衰,賢臣微子離開朝廷便出走,賢臣箕子佯裝瘋颠為人奴。漢帝不封功臣李廣為侯,楚王放逐了忠臣屈大夫。

悲來了,悲來了!秦相李斯如果早追悔,就該把虛名抛向身外處。範蠡何曾愛戀遊五湖,那是他功成名遂後保身的路。古人說,學劍是為一人用,念書隻需認姓名。戰國時的惠施不肯接受魏王所讓的萬乘之國,漢朝的蔔式也未必讀完過一本經書。還是要趁年輕時争取鬧個一方之長的官當當,莫要做一輩子的白頭書生啊。

注釋

悲歌行: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

三尺琴:《博雅·釋琴》:“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

千鈞金:《詩文·金部》:“鈞,三十斤也。”

天雖長,地雖久:《老子》上篇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金玉”句:《老子》上篇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鳳凰”句:《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易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微子”句:微子,商纣王庶兄。箕子,商纣王諸父。當時的賢臣。《史記·殷本紀》:“纣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谏不聽,乃與太師少保謀,遂去。……箕子乃佯狂為奴。”《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奴。”

李将軍:指李廣。李廣抗匈奴四十餘年,大小七十餘戰,其下屬多封侯,而李廣終生不得爵位。漢文帝歎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世,萬戶侯豈足道哉!”事見《史記》、《漢書》本傳。

屈大夫:指屈原。屈原為春秋時楚國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愛國直谏,遭讒被逐,投汨羅江而死。詳見《史記·屈原列傳》。

“秦家”句:李斯,楚上蔡人。戰國末入秦為客卿,為秦王滅六國獻策。秦始皇任為廷尉。始皇死,與趙高合謀逼死太子扶蘇,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忌,“腰斬鹹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事見《史記·李斯列傳》。

範子:即範蠡,春秋楚宛人,仕越為大夫,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以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乃辭勾踐,曰:“王其勉之,臣從此辭。”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見《吳越春秋》卷六《勾踐伐吳外傳》。

“劍是”二句,《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惠施:《呂氏春秋·審應覽·淫辭》:“魏惠王謂惠子曰:‘上世之有國,必賢者也。今寡人實不若先生,願得傳國。’惠子辭。王又固清曰:‘寡人莫有之國于此者也,而傳之賢者,民之貪争之心止矣。欲先生以此聽寡人也。’惠子曰:‘若王之言,則施不可而聽矣。王固萬乘之主也,以國與人猶尚可;今施布衣也,可以有萬乘之國而辭之,此其止貪争之心愈甚也。’……惠子易衣變冠,乘輿而走。”

蔔式:漢河陽人,以牧羊緻富,不習文章。武帝與匈奴作戰,蔔式屢以私财捐助朝廷,武帝任為中郎,後為禦史大夫,終太子太傅。詳見《漢書·蔔式傳》。

方伯:《禮記·王制》:“千裡之外設方伯。”《漢書·何武傳》:“武曰:剌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卅表率也。”後泛指地方長官。謾,徒也,空也。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