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昌齡裴迪遊青龍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維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朗读

林中空寂舍,階下終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間。

浮雲幾處滅,飛鳥何時還。

問義天人接,無心世界閑。

誰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

譯文

林中有我空寂的僧舍,階下是那連綿的終南。

高卧在繩床之上,放跟望天地之間。

浮雲處處幻滅,飛鳥幾時飛還。

問義時天人相接,無心間世界清閑。

有誰知這真正的隐者,讓我們兄弟追随相伴。

注釋

青龍寺:位于長安之東南,《長安志》:“南門之東青龍寺,本隋靈感寺,582年(開皇二年)立。”青龍寺北枕高原,前對南山,為登眺之絕勝之地。

空寂舍:僧人所住的房子。《維摩經》:“畢竟空寂舍。”鸠摩羅什日:障蔽風雨,莫過于舍;滅除衆志,莫過于空。空為理宗,以為常宅也。

六合:天地四方。

飛鳥何時還:這一句用陶淵明《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句意。

大隐者:不拘歸隐形式而心意真正隐遁的隐者。王康琚詩雲:“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參考資料:

1、蔣述卓《禅詩三百首賞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