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見說東園好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朗读

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雖非吾土且登樓,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楓缬,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東流,憑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

譯文

東園的風景非常美,今日一見果真如此,能消除我心中的愁悶。我雖然不是本鄉本土的人,但是登上樓台一看,這是我遊遍江南之地從未見到過的美景。正是因為東園美麗的風景才把我留在了這裡。

日照短的秋天,鮮明的楓葉如織錦。清白的秋霜降下後,深暗色的菊花卷縮成一個球團了。回顧我的青春年華已交給東去的流水了。借助潘安的能耐,延緩我雙鬓發白,不要讓它像秋景那樣衰敗。

注釋

南歌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鳳蝶令》等。有單調、雙調兩體。雙調又有平韻、仄韻兩體。宋人多用平韻體,此詞用平韻體。

見說:見了後才說,這裡指親身感受。東園:江蘇儀真風景園林。原為州之監軍廢營。龍圖閣直學士施正臣、侍禦史許子春、監察禦史馬仲塗建造成為暇日遊園。

北客:蘇轼自謂。因儀真在宋都開封之南,故自稱“北客”。

吾土:自己的故鄉,故地。

行盡:遊遍,遊完。

此淹留:我在儀真東園才真羁留,逗留。

短日:冬至後,白晝一天天地短起來。

缬(xié):染有彩紋的絲織品。

流年:光陰。

付東流:付給東流水一去不複返了。

憑仗:借助。挽回潘鬓:留住潘嶽那樣的鬓發。潘嶽:潘郎:即潘安,又名潘嶽。字安仁。荥陽中牟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莫教秋:不要讓它像秋景那樣衰敗。

參考資料:

1、蘇轼著,李之亮箋注.蘇轼文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0月:71

2、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蘇轼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9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