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州學記

袁州州学记朗读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縣立學。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慮,祗順德意;有假官借師,苟具文書。或連數城,亡誦弦聲。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範陽祖君無澤知袁州。始至,進諸生,知學宮阙狀。大懼人材放失,儒效闊疏,亡以稱上意旨。通判颍川陳君侁,聞而是之,議以克合。相舊夫子廟,狹隘不足改為,乃營治之東。厥土燥剛,厥位面陽,厥材孔良。殿堂門庑,黝垩丹漆,舉以法。故生師有舍,庖廪有次。百爾器備,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衆曰:“惟四代之學,考諸經可見已。秦以山西鏖六國,欲帝萬世,劉氏一呼,而關門不守,武夫健将,賣降恐後,何耶?詩書之道廢,人惟見利而不聞義焉耳。孝武乘豐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學術。俗化之厚,延于靈、獻。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群雄相視,不敢去臣位,尚數十年。教道之結人心如此。今代遭聖神,爾袁得賢君,俾爾由庠序,踐古人之迹。天下治,則譚禮樂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當仗大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使人有所賴,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學之意。若其弄筆墨以徼利達而已,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憂。”

  此年實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記。

()

譯文一

  仁宗皇帝廿三年,下诏命令各州縣設立學館。那時的州縣長官,有的賢明,有的愚昧。奉行诏令時,有的盡心竭力,恭敬地仰承皇帝旨意;有的裝裝門面,充當官、師,胡亂寫一道奉诏文書了事。以緻有些地方,一連幾座城邑,聽不到朗朗的讀書聲。上面倡導而地方不響應,使得教學受阻,不能推行。

  仁宗皇帝三十二年,範陽人祖無擇任袁州知州。初來時,就召見一班儒生,了解到學館殘缺破敗的情況。他很擔心人材流失,儒學的教化作用逐漸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颍川人陳侁通判,聽了很以為然,意見與祖無擇完全一緻。他們一同察看了舊有的夫子廟,覺得太狹窄,不适宜改建為學館,于是決定在城的東北角上建造新學館。那兒土地幹燥堅硬,那兒地勢朝南,那兒建築材料非常優良。學館的陶瓦、牆壁、大門、房廊,有深灰、雪白、朱紅、漆黑諸色,完全合乎法度。所以學生、老師都有安身之所,廚房、糧倉都有安排之處。各種器物準備齊全,大家齊心協力建造,工匠技藝高超,官吏勤快不怠,沒日沒夜努力從事,過了一年,就将學館建成。

  在即将開學之時,旴江人李觏對衆人勉勵說:“那虞、夏、商、周四代辦學之事,我們隻需考察一下經書就可以知道。那秦始皇憑藉崤山以西之地,與六國大戰,想萬世稱帝,被劉邦率軍振臂一呼,卻連關門也守不住。武官戰将,争相投降惟恐落後,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秦國廢棄了詩書教化之道,使衆人見利忘義的緣故。漢武帝即位于民富國強之際,光武帝出身于行伍之間,都能極力推行儒學,所以民風淳厚極了,一直影響到漢靈帝、漢獻帝的時代。當時,那些在野之人而敢直言的,即使有殺身之禍也不反悔自己的忠直;那些功勞大得連皇帝也感到威攝的大臣,一聽到天子的命令就放下了武器。各路諸侯虎視眈眈,卻都不敢稱帝,這種局面尚且維持了數十年。儒家的教化之道竟能這樣地維系人心。如今躬逢聖明天子,你們袁州人又遇到了賢明的官長,使你們能通過學館的教化,追随古代聖賢的遺迹。當天下太平的時候,則可以繼承禮樂來陶冶我們百姓的性情;一旦有了變故,還可以堅持節操,做臣子的為國盡忠,當人子的為父盡孝。學了儒道,可以使人有所效法,有了精神支柱。這就是國家倡導教學之意。如果到這裡來隻學得一套舞文弄墨的本領以求得名利,那豈僅是你們的羞恥,而且也是治國之人的憂慮。”

  至和元年夏某月甲子日作記。

譯文二

  當今皇帝在位的二十三年,頒布诏書命令各州縣建立學校。當時的知州、縣令,有的賢明,有的愚昧。有的千方百計地盡力而為,恭恭敬敬地遵照皇帝的聖明旨意去執行;有的假借官府和師長的名義,随便寫一個奉命辦學的文書上報。有的地方一連幾個城邑都聽不到讀書的聲音。皇帝倡導的事情下面并不響應,教育事業受到阻礙而不能推行。

  當今皇帝在位三十二年時,範陽的祖無澤擔任袁州的知州。剛一到任,就召見學生,了解到當地校舍殘缺敗壞的情況。他十分擔心人才會因此流失,儒學的教化成果會日益淡薄,無法符合皇帝要求辦學的旨意。袁州的通判颍川人陳優,聽說後同意祖無澤的看法,兩個人的意見一緻。他們先去察看原來的孔廟,認為那裡房屋狹窄不值得改建,就在袁州衙門東邊選定地方。那裡的土地幹燥、堅實,州學的正面向陽,選用了精良的建材。廳堂、大門、廂房都用黑、白、紅等色塗料、漆料加以裝飾,全部都按照傳統的要求去辦。學生和老師都建有宿舍,廚房和庫房都井然有序。一切材料、工具都準備好後,大家就齊心協力去幹。由于工匠技藝高超,官吏工作勤奮,夜以繼日地工作,過了一年學館就建造好了。

  舉行祭孔的開學日期将要到來時,盱江人李觏規勸大家說:“虞、夏、商、周四代辦學的情況,從經書上就可以見到。秦國憑借崤山以西的實力與六國進行激烈戰鬥,想稱帝于萬世,而後劉邦一聲令下,函谷關的門戶就守不住了,強兵骁将,連投降都唯恐落後,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由于秦朝把詩書上的道理都廢棄了,使得人們隻看見眼前私利而聽不到道義。漢武帝在國強民富時登位,光武帝出身行伍,他們都能孜孜不倦地推行儒家學說。那時的風俗教化的淳厚,一直延續到靈帝、獻帝時。普通百姓敢于直言的人,掉了腦袋也不後悔;功高震主的大臣,能服從命令而放棄手中的兵權;割據一方的軍閥,也不敢改變臣子的名分而稱帝,就這樣維持了幾十年。儒家教化能夠如此深入人心。現在國家有聖明的皇帝,你們袁州有賢明的長官,使得你們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實踐古代聖賢的遺訓。在天下太平時,可以講誦禮樂以感化百姓;萬一出現變亂時,人們尤其應該堅持大節,當臣子的要為君而死,當兒子的要為孝而死。使得人們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在行為上有所效法。這就是朝廷辦學的意圖所在。如果辦學隻是為了舞文弄墨以謀取個人私利的話,那豈止是諸位的羞恥,也是治理國家的人所擔憂的事啊。”

注釋

皇帝:這裡指宋仁宗。

祗(zhǐ):恭敬。

範陽:古郡名,在今河北涿縣一帶。祖君無澤:祖無澤,字澤之,北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人,曆官直集賢院。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縣。

通判:官名,地位略次于州府長官。陳君優(yōu):陳優,字複之,北宋長樂(今福建長樂縣)人,進士。

黝(yǒu):淡黑色。垩(è):白色土。

舍菜:也作“舍采”,古代入學開始時舉行的一種儀式。即向孔子牌位獻上芹藻一類菜蔬。舍,放下。

盱(xū)江:水名,一稱撫河,又稱建昌江,在今江西東部,谂(shěn):規勸,告訴;勉勵。

草茅:指在野的人。

譚:同“談”。二三子:即“二三君子”的略稱,大家,諸君。